对等关税对国内算力产业的影响分析
“对等关税”的落地对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科技行业冲击显著,而作为数字经济核心支撑的算力产业也深受影响。
4月2日,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“对等关税” ,中美贸易战再升级。自特朗普上台以来,掀起极大的“关税风波”。对此,我国坚决采取反制措施,毫不妥协,形成“关税战”局面。“对等关税”的落地对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科技行业冲击显著,而作为数字经济核心支撑的算力产业也深受影响。
国内算力产业高端芯片高度依赖进口,进口AI芯片占比约70%
过去五年,中国芯片出口量逐年增加,但与进口额相比,贸易逆差依旧显著。2024年,中国芯片进口额3856美金,出口额1595亿美金。这一数据表明,尽管中国芯片产业在自给自足方面取得了进步,但高端芯片的自给率仍然较低,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。
据统计,2024年中国AI芯片出货量约270万颗,其中中国本土AI芯片品牌出货量超82万颗,占比为30%,进口AI芯片占比约70%。
英伟达主导全球 GPU 市场,“对等关税” 叠加H20禁售,英伟达在华业务收入大幅减少
当前AI算力芯片以GPU为主流,根据Tech Insights的数据, 2023 年英伟达在数据中心GPU出货量中占据98%的市场份额, 主导全球GPU市场。英伟达2025财年营收总计1305亿美元,其中中国区营收171.08亿美元,占比约13%,仍占据中国A1芯片市场主要份额。
H20芯片主要用于AI大模型的推理服务,2025年初,受DeepSeek驱动,国内H20需求增长明显,曾一度出现“一卡难求”的局面;据报道,阿里、腾讯、字节等科技巨头在第一季度总计订购了价值约160亿美金的英伟达H20芯片,涉及超过130万颗H20芯片。
从短期来看,H20芯片受限后,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可能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抢占;一些依赖英伟达H20芯片的中国AI创业公司与算力平台,可能会被迫寻找其他替代产品,导致英伟达失去部分客户资源。此外,依赖H20的互联网大厂面临模型训练停滞风险,禁售导致其AI业务扩张受阻;H20禁售导致短期市场存货成本飙升,中小企业或将被挤出赛道。
国内算力需求持续爆发,头部企业仍然加大算力投资,算力租赁开启产业新蓝海
2022年ChatGPT商用掀起AIGC浪潮,头部企业快速推进AI大模型研发及应用,带动中国大模型训练需求快速增长。2025年1月,DeepSeek引发的大模型应用落地热潮,推动推理端智算算力需求猛增。此外,头部互联网厂商及运营商加码算力投资。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与AI基础设施;字节跳动在 2025年投资超过12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;中国联通预计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在人民币550亿元左右,其中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%。
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深化的背景下,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加剧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结构性失衡。受H20系列产品出口管制影响,国内高端GPU供应体系面临严峻挑战,算力租赁服务受供需失衡影响呈现持续上涨趋势。
国产算力生态体系加速构建,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推动自主可控
在政策引导与资本助推的双轮驱动下,国产芯片产业加速崛起。受关税反制措施催化,半导体设备ETF单日涨幅超5%,芯片ETF龙头盘中涨超6%,显示资本市场对设备及国产化的强烈预期。
国产芯片生态构建迈入规模化落地快车道。17家国产AI芯片企业(华为昇腾、寒武纪、沐曦、摩尔线程等)完成DeepSeek适配,涵盖从1.5B到70B的多参数版本,实现了推理服务的高效部署。国产芯片厂商通过与DeepSeek合作,加速了深度学习框架优化和分布式训练适配,推动“国产算力+国产大模型”闭环生态的构建。落地层面,华为昇腾在全国28个城市的智能算力中心中已经实现大规模商用部署;南京智算中心与寒武纪合作,利用国产芯片和算力设备成功运行大模型DeepSeek。
长期来看,华为、寒武纪等头部国产AI芯片厂商将迎来黄金发展期
英伟达高端芯片出口受限,国内 AI 算力缺口亟待填补,国产芯片替代进程加速,华为、寒武纪等领先企业将成为国产替代核心受益者。目前,国内芯片厂商在AI芯片设计、制造工艺和生态构建上取得了重要突破,尽管在整体性能、生态成熟度等方面仍与英伟达存在一定差距,但国产芯片已在特定应用场景展现出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华为
• 华为昇腾系列作为国产AI芯片标杆,重点布局智算中心及边缘计算领域,深度适配政务、金融、医疗等场景需求。其已构建起国内最完善的AI生态体系,稳居国产化芯片市场主导地位;
• 依托技术优势与生态壁垒,昇腾系列与三大运营商形成深度战略合作,全面承接其AI算力基础设施国产化转型需求。据统计,2023-2025年期间,运营商领域昇腾服务器采购量将突破2.3万台,对应芯片交付量预计超过80万颗。
寒武纪
• 寒武纪作为国内最早专精于AI芯片研发的科技企业,长期聚焦ASIC技术路线,已构建起覆盖云端训练与推理场景的全栈解决方案;
• 2024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.74亿元,同比增幅达65.56%;进入2025年后,其业务增长呈现加速态势,仅第一季度即实现营收11.11亿元,同比增速高达4230.22%,主营业务收入呈现指数级跃升,标志着寒武纪在商业化落地进程中实现关键突破。